容易導致事故的道口如何使用防護網?
由于近期下霧天氣較多,加之農閑,行走鐵路人員增加,給路外安全帶來安全隱患,被動邊坡防護網對這一情況,成都鐵路局歸德鄉站利用鐵路沿線村民趕集時段,對過往村民進行安全教育,提高村民自我保護意識和鐵路安全知識。
鐵路經過數次大提速后,部分既有線最高時速也達200km/h,這也意味著火車緊急停車距離更長,路外傷亡發生的可能性更高。筆者從小生活在鐵路沿線,也曾目睹過數起慘痛的鐵路路外傷亡事件,這都由于人們安全意識不強,走道心、鉆車底、惡劣天氣搶越線路等危險行為所致。但從近幾年情況看,路外傷亡的發生頻率并沒有因為車速變快而提高,反而得到了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歸結如下:
一是鐵路線路條件明顯提高;疖囂崴俚耐瑫r,鐵路部門也對鐵路線路進行了改造:設置屏障,對于車速較高的區段,設置邊坡防護網,保持安全距離,防止人們誤入線路區造成人身傷害;路基加寬,供人們行走的路肩也更平穩,再也不用踩在隨時滑動的道砟上,大大減少了走道心的行為;邊坡加固,在邊坡上種植植被,加設防護網,涂抹水泥漿,使得原本活動的泥、沙、石固定起來,有效防止了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現象發生;合理規劃道口,拆除清理掉一些瞭望條件不好、容易導致事故的道口,對人流量大的道口改設天橋、地道,保障沿線居民的出行安全。
二是路外安全宣傳實現常態化。張貼安全警示語,鐵路接觸網及附屬設備均帶有上千伏的高壓電,鐵路沿線隨處可見的“高壓危險”、“帶電設備請勿觸動”就是最好證明;定期發放鐵路安全宣傳手冊,普及沿線居民的鐵路常識;與鐵路沿線村委會、學校、工廠等聯防聯動,做好治安防范;在鐵路建設需要時,發動村民加入到鐵路建設隊伍,使愛路護路深入人心。
線路條件的提高,改善了人們的出行環境,減少了路外不安全行為;常態化的路外安全宣傳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人們對鐵路的認識和自身安保意識,路外安全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需要全社會共同維護。
